携手培育未成年生命守护者——我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联合举办《问问科学家》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

发布者:吴德建发布时间:2024-03-12浏览次数:10

我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苏州红色电波党支部于2023年结为党建共建单位,今年继续共同推出《问问科学家》(第四季)——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。为了营造人人识急救,人人可自救的校园氛围,培养未成年人乐于施救、敢于施救、善于施救的意识和能力,完善学校急救育人体系,365英国上市网站官网联合苏州新闻广播于311日走进苏州外国语学校,顺利举办大手拉小手 科普促成长苏州市中小学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,这也是今年《问问科学家》第四季的首场科普活动。

为拓展了活动的国际化视野,也增添了活动的多元文化魅力,来自我院2023级的四位国际留学生也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,其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EMILY(马来西亚)、KENYON(马来西亚)、KASRA(伊朗)和ABIRANJANI(印度)。

在活动中,EMILY作为代表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,带领同学们踏上了一场富有异国情调的文化之旅。她向同学们解释了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等不同族群在马来西亚的和谐共处,让同学们领略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欢乐和团聚,展示了马来西亚人对于食物的热爱和创意,也带领同学们领略到了这个国家的壮丽风光和丰富文化底蕴。EMILY的精彩讲述下,现场同学们个个津津有味,目不转睛地聆听着,不时地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。她的讲述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和文化,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,增进了同学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。

活动邀请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、副研究员周金懿,用丰富图文、生动讲述、真实演练,为同学们展现了做一名合格的生命守护者,是何种姿态。

我国每年有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,其中因气道异物堵塞窒息而死的儿童近3000名。坚果、小个水果、大块肉类,甚至常见的学习用品,如橡皮、笔帽都可能会成为夺走生命的元凶。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一个“生命的拥抱”——海姆立克急救法。它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,形成气流,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,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有效方法,至少救活了10万生命。周主任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案例,并用同学们易学易记的“剪刀、石头、布”口诀,对腹部冲击手法进行了现场演示,让同学们更直观地领会、掌握急救要领。除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外,周主任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另外一种救命神器——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使用方法。

现场,两位小同学踊跃上台进行实践演练,跟着我院的医学生哥哥姐姐,默念口诀、用手比画,认真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。 

深入浅出的讲解、气氛热烈的互动提问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知。在场的每一位“小小医学生”或是积极提问,或是认真记录,他们说一定要认真掌握这些救命“绝技”。

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教育引导作用,为党员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平台,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,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。最重要的是,小学生学习急救知识,不仅提高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意识,更使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成为救人一命的小英雄